7月11日,在石阡第五小学,40余名小学生一边听讲解,一边跟着做,小手翻飞间,一块块独一无二的扎染方巾在他们手中“绽放”。这是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“向阳花开·铜学耘梦”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带来的“耘梦课堂”。
课堂上,志愿者们介绍了扎染和蜡染的相关知识及技巧。扎染,是中国民间传统染色工艺的瑰宝。扎染的技法精髓,通过扎、缠、夹等手法,结合皮筋等工具对布料进行创意捆扎,再经浸染、拆解,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纹样。蜡染,则以蜡为笔,以布为纸。志愿者向孩子们展示了蜡刀绘蜡、蓝靛浸染、沸水脱蜡的奇妙过程。
“哇!我的方巾像星空一样!”小朋友们展开自己刚染好的方巾,蓝色染料自然晕染出的花纹让他们惊喜不已。在志愿者指导下,孩子们用橡皮筋、木夹等日常工具,通过捆、扎、缝、夹等方式,将白色方巾变成各种造型,再浸入靛蓝染缸。在这种“一布一扎”间的神奇变化,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妙,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非遗的深厚内涵。
“在接下来的课程当中,我们还安排了思南土家族剪纸、土家花灯舞、玉屏箫笛等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课程,让更多乡村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,传承工匠精神。”实践团指导老师余菲说道。(杨秀晗 杨 艳 余 菲)
一审:赵来睿
二审:向滟伶
三审:罗 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