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来,都匀市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发展,围绕服务维度、服务广度、服务温度改革突破,创新打造以“街区”为概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,系统性重塑“文明实践+文明创建+文明培育”工作体系,全面拓宽服务维度、延伸服务广度、提升服务温度,在全市形成差异化、特色化的文明实践街区发展模式,推动实现文明实践更好服务群众、更加凝聚民心、更富生机活力。
创新“阵地、资源、力量”优势整合,全面拓宽文明实践服务维度
一是做强阵地整合,拓宽服务半径。按照“文化特色相同、服务资源相邻、服务阵地相近”原则,深挖街区文化特色资源,将城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、点)、公共和社会服务资源等阵地进行整合,打破街道、社区之间区域壁垒,有效拓宽文明实践服务半径。目前,在全市形成“city walk”、书香都匀、影旅融合、三线文化、文体活力、音乐文艺、青年悦享、敬老爱幼等8个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街区,实现“一街区一特色”的文明实践街区新模式。二是做优资源整合,提升服务质效。坚持“能统尽统、能用尽用”原则,全面整合州、市两级文化馆等6类公共服务资源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8类社会服务资源,联动三线建设博物馆等6个市级特色资源,将全市各类资源有效整合,全面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文明实践街区,形成“资源联动共享、活动联动开展”的文明实践发展新模式。三是做好力量整合,强化部门协作。由宣传部门牵头抓总,统筹全市各市直部门力量,将社会工作、团市委、文旅、科技、医疗、教育等相关的30家部门(单位)力量、资源与文明实践街区进行匹配整合,明确各部门(单位)职责任务,在阵地建设、资源共享、服务供给、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街区全力支持,形成文明实践全市“一盘棋”工作格局。
创新“全域、全科、全时”服务提升,全面延伸文明实践服务广度
一是在品牌打造上,突出“全域”。坚持“品牌化”“项目化”工作导向,从市级、街区两个层面着力推动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,形成“文明都匀·你我同行”“都说匀城”“理好都匀”三大市级品牌项目,以及代表三线文化的“东方记忆·薪火龙昌”、阅读文化的“崇实烛光 悦读驿站”、音乐文化的“大桥头音乐会”、敬老爱幼优秀传统文化的“银龄互助·银丝牵伴”等别具一格、独树一帜的街区文明实践品牌134个,在全市形成“全面覆盖、星点绽放”的文明实践生动格局。二是在项目内容上,突出“全科”。以“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”为导向,坚持活动当家,内容为王,按照“文明实践街区+项目+活动”的思路,重点从理论政策宣讲、文化传承保护、文明风尚培育、丰富群众文娱活动等各方面着手培育文明实践活动项目34个,实现各文明实践项目全科覆盖、全科服务,让文明实践处处可见,时时可感。三是在服务时间上,突出“全时”。积极探索文明实践“夜间模式”,在部分街区范围内选取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文明实践站(点),将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,提供活动场所供群众使用,组织开展“大桥头音乐会”“文明夜市”等一批夜间文明实践活动,形成“白天+夜晚”的文明实践活动模式。2024年来,已累计开展夜间文明实践活动70余场次,得到广大市民群众一致好评。
创新“制度、机制、清单”协同赋能,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服务温度
一是建立挂点联系制度,为文明实践街区“增强内力”。结合城市文明建设工作实际,积极探索创新《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挂点联系制度》,推动8个文明实践街区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28家部门(单位)结对互联共建,实现205个城市文明建设网格全覆盖。各共建部门(单位)聚焦服务群众,在政策宣传、便民服务、文化活动、基层治理等领域提供精准化支持,在全市形成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推进”的文明实践工作格局,有效助力城市文明建设提质增效。2024年来,28家部门(单位)参与共驻共建联席会议144次,参与和支持文明实践街区活动568场次。二是健全共建共治机制,为文明实践街区“提供动力”。积极发动8个文明实践街区内公职人员、在职党员、律师、医生、教师、热心群众等各行业群体组建“法律援助、应急救援、医疗服务、青少年服务”等专业服务队伍8支,以及家园环卫队、邻里帮帮队等文明实践服务队314支,着力解决街区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在全市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实践、人人奉献爱心的社会文明新风尚。2024年来,各文明实践街区服务队共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活动400余次,推动州、市两级112家部门(单位)8100名在职党员、公职人员到小区报到开展服务13000余次,认领微心愿4100余个,群众满意度、获得感不断增强。三是制定文明培育清单,为文明实践街区“增添魅力”。以全域推进文明培育为重点任务,制定印发《都匀市2025年“文明在行动·满意在都匀”常态长效工作方案》,聚焦文明培育,把“文明在行动·满意在都匀”活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、新时代文明实践、社会基层治理、环境卫生整治有效结合起来,组织实施“城市管理常态长效”十大文明建设行动、“市民文明素质”七大提升行动,以及野广告、线乱拉、消防安全“三大”专项整治行动,明确工作任务清单,紧盯问题短板、缺项漏项,抓重点、攻难点、创亮点,有力提升全市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,在全市形成“人人是形象、处处是环境”的城市文明新风貌。
一审:赵来睿
二审:向滟伶
三审:罗 婧